服务咨询电话:

13926460128

  • HY-0703自动高温高剪切粘度测定仪
  • HY-0703自动高温高剪切粘度测定仪
  • 产品名称: HY-0703自动高温高剪切粘度测定仪
  • 产品分类: 产品中心
  • 联系方式: 13926460128
  • 公司名称: 广州虹瀛电子有限公司
  • 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瑶田大道62号海明大厦7楼
  • 添加时间: 2025-11-06
详情介绍

一、方法概要

二、    150℃试验条件下,在氮气(或二氧化碳)的压力作用下,使试样从毛细管粘度计中流出,由试样的流出时间及压力,可得到毛细管粘度计管壁表观剪切速率达到l.4xlO6s-1时试样的表观粘度。 用对各粘度计池校正曲线即可确定与所测压力相对应的油品粘度。

三、二、主要技术参数

1、适用标准:ASTM D5481   SH/T0703

2、加热方式:电热棒加热

3、控温范围:常温~150℃

4、控制压力范围——350kpa~3500kpa

5、试样容量------  8ml

6、测试单元:1单元

7、毛细管粘度计尺寸:¢0.15×16mm 

8、压力显示:触摸屏显示

9、时间显示:触摸屏显示

10、结果计算:专用计算软件

11、工作电源:AC220V  50HZ

三、性能特点

1、自动高温高剪切粘度测定仪为国内首创,关键部件采用美国CN配件,保证产品质量;

2、自动高温高剪切粘度测定仪采用数字显示压力和时间,更加直观可控;

3、自动高温高剪切粘度测定仪采用专用的高剪切粘度计算软件,提示操作,简单易学;

4、自动高温高剪切粘度测定仪的每组样品管上有一个旋塞阀,符合标准要求;

5、自动高温高剪切粘度测定仪配置有FTC电路保护装置,超温自动切断电源.

四、使用前说明

   1、使用前注意事项

1)、打开仪器包装箱后,请参照装箱单清点配件、资料是否齐全,并检查仪器各部分在运输途中有无损坏,如有损坏请立即与厂家联系。

    2)、氮气供应,由用户自己所准备的氮气钢瓶应与压力调节器相匹配以使得向设备所供应的压力不超出500psi,测试压力的量程为100到500psi.

(3)、温度调节装置,设备上配有温度调节装置,可以保护仪器不会过热。如果温度升至无法接受的水平(160±5℃),应从设备上断开电源,并在设备冷却至安全状态后再将电源复位。

4)、氮气连接,将经减压阀调节过的氮气通过铜管连接到设备的黄铜接口里,连接方式如下:

 

 

 

 

将铜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氮气瓶上。

注意:氮气瓶上必须装有一个防止气体释放压力超过500psi的减压阀。

五、实验步骤及公式计算

1.定义

1.1管壁表观剪切速率

牛顿型流体在毛细管黏度计管壁的表观剪切速率由式(1)计算:

   

式中:Sa---管壁表观剪切速率,S-1

   V----体积,mm3  

   R----毛细管半径 ,mm

   T----流出时间,s

1.2剪切应力

在流动方向上,流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力,对于在毛细管黏度计中的剪切应力即为管壁的剪切应力,也就是作用在毛细管内横截面上的总力除以毛细管内表面积,管壁剪切应力与流体的性质无关,在国际单位制中,剪切应力的单位为帕(Pa),在数值上毛细管黏度计管壁的剪切应力由式(2)计算:

Z=PR/2L

式中:Z--剪切应力,Pa

  P--压力降,Pa

  R--毛细管半径,mm

  L--毛细管长度,mm

2. 取样

GB/T4756取样,一个有代表性的试样应不含悬浮的固体杂质和水分,这是获得有效结果所必须的,若含有杂质,需用10mm的滤纸过滤除去取样使用10ml注射器注入黏度计。

3  校正

3.1对应于管壁表观剪切速率为 1.4*106s-1 时,流动时间t0可用式(3)计算:

 

式中:V=体积,mm3       

            R=毛细管半径,mm

当黏度计池有变动时,其体积要重新测定。

3.1.1使用至少四种牛顿型流体校准油C150℃,黏度范围覆盖2mPa.s~5mPa.s,确定压力和流速之间的关系,对于每一种校准油需要调节压力使流出时间在名义流出时间的±20%范围内,每个池需对每一种校准油测定三次。

3.1.1.1黏度可用式(4)计算:

 

式中:n---黏度,mPa.s

      t---流出时间,s

      P---压力,kpa

      C1、 C2、 C3----每个粘度计池的校正系数

3.1.1.2校正系数C1是对各黏度计池压力进行校正得到的,通常在只与测定汽车发动机油高温黏度相关的剪切速率和黏度这样一个较窄的范围内,校正系数 C2基本不变,对于所有的雷诺常数(Re),C2可能不是常数。

3.1.1.3  公式系数的计算中给出了确定 C1、 C2、 C3的步骤。

3.2  黏度校正的稳定性---采用与试样同样的方法测试校准油来检查校正曲线的稳定性,黏度校正曲线的稳定性的校正工作必须在进行每一轮新的试验之前或每二十次试验中进行一次,非牛顿型校准油黏度应于7.2条中所述的重复性试验的标准值相同,若超出范围,且重复性测定表明结果无误,则需寻找问题的根源,并加以改正,如有必要则应重复整个校正过程,为找到问题的根源,应彻底检查产生错误结果的整个系统,以确定可能产生的错误步骤,包括检查毛细管内的异物,验证操作步骤的准确性,以及温度控制和读数精确性等。

4、试验步骤

5.1将黏度计置于测试温度下并恒温至少15min。

5.2用4ml~6ml试样淋洗除去前次残留物,打开顶端旋塞阀,通过加压使试样进入黏度计中,注入4ml~6ml试样,关闭顶端旋塞阀,打开压力阀,直到淋洗试样通过毛细管完全流出后,关闭压力阀。

5.3根据对黏度计池的校正结果及对试样估计的黏度,预测要达到t0所需的压力(参看步骤3.1),提供了不同黏度级别发动机油近似设定压力,输入预估粘度值,仪器自动出现相对应的压力。通过进气,排气,微进,微排来达到所需压力。调节压力至所需压力值±1%范围内。

5.4打开顶端旋塞阀,粘度计下面的出油口用黑色橡胶塞塞住,用注射针抽取样品,注入8ml试样,点击开始测试。

5.5试样在150℃±0.1℃保持15min,计时结束后,关闭顶端旋塞阀,拔下粘度计下面的黑色橡胶塞,开始实验。

5.6在测试完成后必须对黏度计池进行清洗,若用甲苯或其它高芳烃溶剂进行清洗下,黏度计池的温度不能超过100℃,若用黏度较小的润滑油、基础油或变压器油进行清洗,必须过滤才能使用,此外,为保证试验的可靠性,在完成系列测试后需用甲苯或其它高芳烃溶剂对黏度计进行清洗。

 

六、操作画面

 

1、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出现如下界面,点击进入。

 

 

2、 进入如下主界面后,点击开始加热,仪器自动加热到150℃。

 

 

3、 点击参数设置进入如下界面,此界面可以进行参数设置及修正。

 

 

5、校正界面

 

7、曲线标定

 

 

9、历史记录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3926460128

微信咨询
广州虹瀛电子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